武夷山國家公園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先后啟動兩棲爬行動物資源本底調查和為期三年的生物資源本底調查,調查啟動以來,發現了一批新種、新記錄種
武夷山國家公園搭建智慧管理平臺;劃分87個網格,加強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全天候巡查監管;推進資源環境公益訴訟及刑事案件快立、快偵、快訴、快審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張華迎
7月8日,武夷山國家公園又發現5個昆蟲新種。
武夷山國家公園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先后啟動兩棲爬行動物資源本底調查和為期三年的生物資源本底調查,調查啟動以來,發現了一批新種、新記錄種(已知物種新的分布記錄)。
武夷山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蓬勃發展、物種不斷“上新”,離不開國家公園實施的智能管護、嚴格管控、生態修復系列舉措。
生態保護福澤武夷山國家公園物種同時,百姓進一步收獲生態紅利。
發現新物種
遠處群山云霧繚繞,萬畝竹海隨風搖曳,連綿起伏;近處溪流清澈見底,耳畔不時傳來陣陣鳥鳴……夏日清晨,漫步武夷山九曲溪畔,風光旖旎的畫卷映入眼簾。
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著豐富野生動植物資源。武夷山國家公園被譽為“昆蟲的世界”。不久前,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馬方舟和同事們在武夷山國家公園采集大量昆蟲樣本,隨后鑒定出黃隱肩舞虻等5個昆蟲新種。
這樣的生物資源本底調查,是掌握地區生物資源狀況的根本手段。據了解,武夷山國家公園資源本底調查2020年啟動以來,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組織20多家科研單位及高校的百余名專家,深入國家公園實地調查百余次。
截至目前,調查累計發現武夷林蛙、無凹帶蜉金龜等24個新種。
“為確保調查的科學性、規范性,我們十分注重新技術運用?!鄙鷳B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丁暉介紹,調查采用“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紅外相機、馬來氏網、環境DNA等生物多樣性調查新技術,提高了調查的技術水平和工作效率。
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書記方燕鴻說,通過調查,已基本掌握武夷山國家公園內兩棲爬行動物的種類和分布情況。調查人員還記錄了黃腹角雉、金斑喙鳳蝶、南方紅豆杉等一大批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
“調查結果充分說明,武夷山國家公園珍稀物種的棲息地環境得到持續改善,一大批國家重點保護動植物種群正在恢復和壯大?!狈窖帏櫿f。
系統管護支撐物種“上新”
物種持續“上新”背后,是武夷山國家公園建立嚴格系統的生態管護新模式,提升保護成效。
智能管理,提升管護效能。把柴刀別在腰后、帶上干糧和應急包……一番準備后,武夷山國家公園星村管理站護林員李萬松、陳水旺騎上摩托車鉆進山林,開啟一天的巡山工作。
巡山期間,他們不時點開手機上的“巡檢助手”APP,上傳巡山實況。
巡山實況很快被匯總到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平臺。后臺工作人員能夠在電腦端實時查看巡護人員的數量、定位和軌跡等。
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生態保護部負責人廖傳平說,武夷山國家公園運用衛星遙感監測技術、無人機技術、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及時掌握國家公園森林火情、茶園變化等情況,實現資源保護、應急管理、環境容量預警等動態監管。
嚴格管控,筑牢安全屏障?!拔湟纳絿夜珗@福建片區1001平方公里,我們將其劃分為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兩個管控分區,實行差別化管理?!蔽湟纳絿夜珗@管理局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呂兆平介紹,國家公園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劃分87個網格,加強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全天候巡查監管。
規范生態執法行為的同時,武夷山國家公園加強與公檢法司聯動,推進資源環境公益訴訟及刑事案件快立、快偵、快訴、快審。呂兆平說:“今年上半年,立案查處破壞國家公園生態資源案件13起,處罰12人?!?/p>
科學修復,助力生態恢復。武夷山國家公園注重以“自然修復+人工修復”的方式強化生態系統修復。
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陳威說,國家公園專門出臺生態茶園建設管理意見,鼓勵和引導茶企、茶農按標準建設生態茶園,全面禁止林木采伐,因地制宜開展退化林分生態修復,完成封山育林62.5萬畝。
管護水平穩步提升,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向好。監測數據顯示,近年來,武夷山國家公園森林植被加快恢復,森林覆蓋率達96.72%;地表水、大氣各項指標均達國家一級標準。
惠及物種也惠民
嚴密保護讓物種受益同時,武夷山國家公園兼顧綠色發展讓百姓獲利。
“武夷山國家公園福建片區涉及南平市武夷山、建陽等4個縣(市、區)9個鄉鎮,區內居住3350多人?!狈窖帏櫿f,國家公園正推動生態茶產業發展,讓區域內百姓進一步享有生態紅利。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走訪發現,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茶產業“科技味兒”越來越足。
立秋時節,武夷山市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青山披翠,景色宜人。一場陣雨過后,一壟壟綠色茶樹間,套種的大豆莖稈愈加挺拔、粗壯。
“在茶園套種大豆、油菜,不僅能抑制雜草、減少病蟲害,還能改良土壤、提高茶葉品質?!?018年,在科技特派員、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廖紅團隊的指導下,武夷山茶農范德興對自家50多畝茶園進行了生態化改造。
茶中有林、茶林見花……如今,生態茶園在武夷山“遍地開花”。
建陽區黃坑鎮坳頭村茶農鄭永明說,全村3000多畝茶園不施肥、不打藥,每到制茶季,慕名而來的茶商、茶客不在少數,茶葉價格水漲船高?!按謇锏牟枨嗖怀钯u,很多頭回客都成了回頭客?!?/p>
星村鎮桐木村傳統制茶工藝以松材煙熏制成正山小種茶,其在茶市場別具一格。2019年起,為生態保護及預防松材線蟲病害,國家公園內外來松材不再允許進入。武夷山市駿德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梁添夢說,他們主動適應變化,與福建農林大學等科研機構合作,不斷探索改進以燃料棒替代松材的正山小種制茶新工藝,努力讓百年工藝煥發新光彩。
據了解,發展茶產業之外,武夷山國家公園還通過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支持民眾參與特許經營和國家公園保護管理等,破解生態保護與百姓增收之間矛盾,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不僅物種持續“上新”。在這里,“保護第一、全民共享、世代傳承”的武夷山國家公園理念日漸深入人心。